近年来,华体会平台高度重视教育教学质量,不断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在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过程中大力推进教学改革深化,邀请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到校进行相关讲座和培训,组织专职任课教师赴境内外等多地学习先进的职业教育方法和育人理念,支持和鼓励专业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创新教学模式。教育质量的常抓不懈和教学方法的不断改进,促使华体会平台的学生专业素质逐年提升,“就业靠专业,发展凭素质”育人理念真切落到每一位山职人的身上,“专业素质过硬、就业率高、就业质量高”成为社会各界和用人单位对山职毕业生的一致评价。
请进来——老师当“学生”,零距离打破砂锅问到底 2011年10月,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杨利军教授到学院作《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的开发与实施》和《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方案分析》专题报告。分职业教育的改革背景、课程体系与课程开发比较分析、系统化课程体系开发以及课程体系的设计与实施等四个方面系统介绍了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的开发与实施过程,并从教学内容设计、教学组织与管理建立健全、教学资源开发等方面讲授了工作体会。 2011年11月,德国兰德舒特高等技术学院院长Aigner(艾格纳)博士到访学院作《德国“双元制”教学模式》专场学术讲座。艾格纳博士在讲座中就“双元制”职业教育的突出特点及主要特性做详细讲解,还就“双元制”教育教学中“校企合作动力来源”、“学生兴趣培养”、“教学大纲设计”、“教师职业能力培养”等方面与教师们进行了深入交流和沟通。 2012年3月,清华大学国家级一流专家叶佩青工作室在华体会平台正式成立。叶佩青教授是清华大学制造工程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研究领域主要为数控技术、制造装备自动化,曾主持、评审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及国家863项目,获有两项国家专利。工作室将立足学院实际,在机器人应用与发展、精密机械与特种加工技术应用、现代制造系统研究、数控技术应用等方面,有针对性的开展科研与社会服务工作,实现科研工作、社会服务能力的整体提升。 2012年暑期,由教育部、财政部、山东省教育厅、山东省财政厅批准的高职院校专业骨干教师国家级与省级培训班在华体会平台开班。邀请到全国、全省职业教育界多位专家担任培训主讲,并邀请到国内知名大型企业技术精英进行授课和实训指导。培训内容主要围绕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建设、资源建设、职业素质拓展以及实践动手能力培养等。 2012年暑期,学院邀请到国内职业教育专家戴士弘教授为教师做一体化项目课程设计培训。培训期间,戴教授面向教师们进行了课程改革整体设计指导,阐述了职教课程改造的三个重要原则和整体设计方法,面对面地为教师指导了课程的整体设计方案。同时,戴教授还结合其他院校项目课程改革实施方案,引用经典案例,深入浅出、形象生动地讲解了课程的单元教学设计和整体设计要求,为以能力培养为目标的教学改革提供了很多具体可操作性的行动方案,为学院项目课程教学改革指明了正确的路径。 2012年12月,铁道部劳卫司职教处原处长、全国铁道行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长任天德到校作专题讲座,从铁路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铁路职工教育体系、高速铁路岗位培训、铁道行指委当前重点工作等四个方面为全院教师深入解读了国家铁路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同时,他寄希于学院能够紧抓高速铁路发展机遇,在铁道行指委的指导下,大力提升师资水平,进一步完善教学基地,稳步推进铁路专业建设,密切联系铁路企业,培养一批真才实干的优秀毕业生,为推动祖国铁路事业的蓬勃发展贡献人才,奉献力量。 2013年3月,华体会平台“职业行动能力培养教学法”培训班开班,邀请到德国巴伐利亚州著名职业教育家Mr.Hug(托马斯.胡革)教授担任本届培训班主讲。在为期四天的培训中,胡革教授从职业教育行动导向法的实质、能力目标下教学形式的转变必然性分析、教育心理学发展成果等几个方面对现代职业教育的推动和促进、行动导向教学原则下教学方法的多样性、职业院校教学法及其特点分析等方面结合实用、有趣的关键字卡片法、理解标注文字法、小组扩展法、可视化法、伙伴拼图法、旋转木马谈话法、逻辑关系法、站位法、工作与小组过程提炼法等十几种教学方法,以及如何运用这些方法在工作任务导向下培养学生的职业行为能力,向参训教师诠释行为导向教学法的精髓。 在提升教师教育教学理念和教育教学方法的同时,学院还注意加强教师思想政治理论水平的提高。2013年寒假前夕,学院邀请到省委宣讲团成员、省委讲师团团长迟云教授为全院教职工作了题为“深刻领会十八大精神,自觉投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的专题报告。迟云从十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所取得的成就、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要重点领会把握好的八个问题、积极投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等三个方面,全面解读了党的十八大精神,系统论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丰富内涵,重点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总体目标,以及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重大部署进行了阐释。 走出去——专心学习前沿知识,“头脑风暴”在充实 2010-2011年,学院电气工程系教师翟庆一、轨道交通系教师王景馨作为学院优秀青年教师,分别进入到国内名校清华大学和南开大学进行为期一年的进修学习。期间,两位教师不仅立足专业特长学习拓展理论知识,还跨专业的承担了国家重要课题的研究与开发,并通过在企业的学习锻炼,进一步巩固理论成果,为今后的教育教学尤其是实践教学打下坚实基础。同时,作为此次名校进修的又一要务,两位教师的多篇论文在核心期刊发表,检验了学习成效,奠定了学习成果。 2011年9月,学院教育考察团赴澳大利亚、新西兰进行了为期十天的访问学习。访问期间,考察团一行通过学习澳、新职业和培训教育体系,了解了国外因材施教、帮助不同教育程度的学生完成专业技术培训课程、全国统一的立体交叉、持续相连和多元化的教育与培训框架体系等TAFE的教学特点。 2011-2012年,学院土木工程系教师王兴强、机械工程系教师牟红霞分别进入到澳大利亚西悉尼大学和大连海事大学进修学习。王兴强在西悉尼大学访学的一年当中,参与了火灾后建筑结构力学性能的研究,他珍惜时间全身心投入,把全部时间用在实验室和办公室工作当中,放弃节假日休息时间做了大量珍贵的实验,不但获得了第一手的实验资料,更提高了动手能力和科研分析能力。期间共发表5篇学术论文,其中1篇SCI检索,2篇EI检索,1篇中文核心期刊,1篇被欧洲规范制定者关注。牟红霞在大连海事大学访学期间,参与了基于两自由度稳定平台的抛绳系统课题研究,发表1篇学术论文(EI检索),为提高科研能力和教学水平积累了实验经验。 2012年暑期,学院组织30名专任教师和管理干部参加了由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举办的“办学理念与教学管理研修班”。培训过程中,南洋理工学院安排了内容丰富的专题讲座和实地教学研习活动。专题讲座主要由南洋理工学院培训部蔡锦平、黄贤慧、陈翼平等主讲,包括“南洋理工学院与新加坡教育体系简介”、“学术管理系统与专业教学开发”、“南洋理工学院人力开发经验与NYP++”、“教与学之有效途径”、“学生心智培育与管理”等;实地研习主要由南洋理工学院各系的专业教学经理带队,先后观摩研习了工程系教学与项目开发活动、工商管理系教学活动与教学企业中心、化学与生命科学系教学活动、信息科技系专项实训与IT创新项目开发中心、互动与数码媒体系教学活动等。 为提升学院骨干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的教育教学水平和管理水平,2013年寒假期间,学院组织25名专任教师和管理干部参加了由台湾崑山科技大学举办的“数控加工与自动化控制技术及教学管理”培训。培训期间,崑山科技大学安排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培训活动,主要包括专业前沿知识专题讲座、教学观摩与实务、企业参观、专题研讨等内容。数控加工培训小组学习了数控机床与产业分析、高性能数控机床的发展方向、五轴加工技术应用、逆向工程技术、虚拟机床与虚拟加工技术以及精微加工技术等内容,掌握了Powermill、CopyCAD、soldiworks等软件的基本操作流程。自动化控制小组学习了可程式控制与可程式图形监控、数位控制与实务、电力电子实务控制、自动控制技术实务等内容,现场观摩了“数位化机电整合序向控制”示范课,初步掌握了三菱PLC、LabVIEW软件、电力电子等技术的综合应用。培训期间,参培人员还就教学管理、师资管理、图书馆管理、就业管理、交流生等问题进行了深入考察,学习到了崑山科技大学先进的管理经验,并对交流生派送工作形成了初步思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