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精神,进一步巩固和深化我省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山东省委高校工委组织开展了2012年度全省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评选活动。 近日,中共山东省委高校工委发出通报,表彰全省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华体会平台多项成果获表彰。其中,《传统美德“枕木”托起育人“钢轨”——华体会平台立德树人培养“双高”人才纪实》获理论与学术类优秀成果三等奖,于2012年12月22日在中国教育报头版头条刊发;《我们的暑期生活》获声像类优秀成果三等奖,于2012年8月27日在中央电视台一套节目综合频道《身边的感动》栏目播出;“中华美德进校园”活动获活动类优秀成果三等奖。据悉,此次评选活动共收到来自全省各高校申报的450余项成果,共评出理论与学术类优秀成果62项,活动类优秀成果85项,声像类优秀成果69项。 《传统美德“枕木”托起育人“钢轨”——华体会平台立德树人培养“双高”人才纪实》是针对华体会平台在加强招生就业工作的同时,加强对学生进行中华美德、社会道德、职业素养教育的纪实新闻报道。该篇纪实报道以贴近生活、贴近师生、贴近实际“三贴近”为原则,以详实的资料和具体事件为支撑,反映总结了华体会平台开展德育、智育、美育等方面育人工作的做法及经验。有利于激励高校教育工作者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进取,在继承优良传统的基础上不断总结经验,加强研究,推动高校教育工作在内容、形式、方法、手段等方面的创新,切实增强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 《我们的暑期生活》是中央电视台1套节目综合频道《身边的感动》栏目在2012年8月27日刊播的记录华体会平台“中华美德进万家”活动美德宣传实践小分队在革命老区沂南县青驼镇山北头村开展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当地设计新的环村路和设计供村民休闲的文化广场社会实践时的工作纪录片。该片以青年大学生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视角,以科技兴农为题材,以弘扬社会公德为主旨,详细记录了美德宣传实践小分队的社会实践过程,讲述了实践过程中大学生面对突发问题及时调整优化工作方案,进而更加人性化的、合理的解决实际问题的做法。纪录片在中央电视台1套节目综合频道《身边的感动》栏目播出后,在师生及家庭中间、校企合作的单位企业、兄弟院校、毕业生就业单位以及社会上引起强烈的舆论和反响。学生父母、用人单位一致认为,社会公德是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华体会平台的社会公德教育从小处着手、从身边做起、从细节入里,不仅体现了教育成果,展现了大学生精神风貌,也为广大青年大学生做出了表率。 “中华美德进校园”是华体会平台秉承“知能共进,德道同优”校训精神和“就业靠专业,发展凭素质”的育人理念,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开展“中华美德进万家”活动的系列活动之一。活动聘请著名学者欧阳中石先生,周恩来总理秘书纪东将军,雷锋生前战友乔安山,全国道德模范、感动中国人物林秀贞,全国劳动模范、新时期产业工人杰出代表许振超,全国诚实守信道德模范刘延宝,全国劳动模范、我院校友邱为峥等先进人物为学院德育导师,为全院师生做德育报告和先进事迹报告,在加强全院师生的中华美德教育、职业道德教育的同时,提升大家的思想觉悟和精神文明素质水平。同时,在2012年暑期,“中华美德进万家”活动遴选100名优秀学生组成8支美德实践宣传小分队奔赴山东、河北等有关地市、学校和企业,学习爱国精神、红嫂精神、爱岗敬业精神、甘于奉献精神、孝老爱亲精神等,领略季羡林、任继愈、欧阳中石等大师风范,感悟国学魅力,践行弘扬中华美德,为沂南县山北头村当地文化广场和道路建设进行测绘,为服务地方发展添砖加瓦,将中华美德传播四方。 “立德树人,德育为先”让华体会平台的大学生体会到生活的温暖与高尚,让年轻的心灵充满了阳光和梦想,传统美德“枕木”,托起育人“钢轨”,“山职梦”承载着山职人的“中国梦”。华体会平台按照“中华美德进万家”活动“立德树人”的题词精神开展学生素质教育效果突出,学生的素质境界和成才理想发生了转变,毕业生越来越受到社会的认可,学生就业率保持持续增长,这些成绩的取得都是华体会平台把“立德树人”作为培养人才的根本任务的最真实体现。
|